1.【例题】
现代语言学自开创至今,虽然只有不足100年的时间,但它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迅猛。以汉语为例,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以及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,近年来,“新词酷词”正以每年1000个,甚至更大的速度在增生。此后,便是一些违规短语和句子的组合、搭配,以及貌似东拼西揍的篇章构成等等的出现。对此,社会上,特别是语言学界,也包括一些中小学的语文教师都有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议论。但是,无论学界如何看,人们,特别是年轻人,对这些所谓“新词酷词”和新的语法构成却情有独钟,而且还创造了不少网络的、数字的语言。
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( )。
A. 语言发展和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
B. 语言词汇的良莠杂糅是其发慌进程中的正常现象
C. 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和人们的意识
D. 汉语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
2.【例题】
1,2,6,24,( )
A.120 B.56 C.84 D.72,
3.【例题】
商场销售某种电脑,第一个月按50%的利润定价销售,第二个月按42%的利润定价销售,第三个月按第二个月定价的80%进行销售,第三个月销售的电脑比第一个月便宜1820元。那么,这种电脑商场的进价是( )。
A. 5900元 B. 5000元 C. 6900元 D. 7100元
4.【例题】
5.【例题】
商品差价,是指同一商品由于流通环节、购销地区、购销季节以及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。下列属于商品差价的是( )。
A.春季白萝卜一块一斤,夏季胡萝卜五角一斤
B.奥迪轿车与奥拓轿车价值不同
C.春风出版社出版的《政治经济学》比秋雨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每本便宜5元钱
D.因为甲地产盐,每斤盐甲地比乙地的便宜2角钱
参考答案及解析
1.【解析】
本题属于推断结论型。要想解答这道题目,我们需要挖掘一下题干文字背后(隐含)的思想。
阅读可知,题干属于转折型结构,转折词“但是”后面的内容是这段文字的重点。“无论学界如何看,人们,特别是年轻人,对这些所谓“新词酷词”和新的语法构成却情有独钟,而且还创造了不少网络的、数字的语言”,作者想通过这些话说明什么呢?可以推知他想说明的是:既然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“新词酷词”和新的语法构成却情有独钟,那么“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和人们的意识”。所以,正确选项是C。
2.【解析】
后数分别是前数的2、3、4、5倍。选A。
3.【解析】
设进价为x,则:
第一个月的定价为1.5x
第二个月的定价为1.42x
第三个月的定价为1.42x×80%=1.136x
根据题意:1.5x-1.136x=1820
解得:x=5000
所以,正确选项是B。
4.【解析】
已知图形的第一行数字等于第二行数字之和减1,以第一个图形为例(下同),8=3+6-1,第二行的数字等于第三行与它相邻的两个数字之和,3=1+2,6=2+4。只有D符合这个规律。
5.【解析】
商品差价是同一商品的不同价格,A、B、C三项都是不同的商品,C项虽然都是《政治经济学》的书,但是是不同出版社出的同类的书,也不是同一商品。D项是由于盐这一商品的购销地区的不同造成的价格差,因此选D。